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思考(5篇)(共14958字).doc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思考(5篇)(共1495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思考(5篇)(共14958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思考(5篇)(共14958字)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思考(5篇) 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1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在过去几年中,计算机教学中,课堂有这样的现状,老师课堂上大半时间在灌输,学生听课时睡觉、玩手机、玩电脑游戏、吵闹。老师讲的知识比较陈旧,多科目之间知识重复,以老师为主体,唱独角或主体戏,课后评价也以老师为主,学生上课状态极差,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存在厌课、厌学现象,学生走入社会难于就业、适应能力差等等。出现上述现象,分析问题的原因如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差;学生的主体角色意识薄弱;没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性;缺乏合理的组织与适合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比较单
2、一与陈旧。2中职高效课堂模式探讨从上面对中职课堂现状和影响原因分析可见,影响学生课堂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也应该是多元的。结合我校专业教学实际,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际调研,同时,进行了网上资料大量检索,从高效课堂的内涵概念挖掘入手,然后去分析和设计中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成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中职高效课堂:中等职业(
3、学校)教育的高效课堂。从高效课堂上分析并结合学校专业现状来看,不同的学校和老师对中职高效课堂可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共性的东西是基本一致的,就是有两个关健性的指标:一是职业领域技能掌握等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与此相适应而采取的教学组织与模式的有效性。当然,这里面有两个基础性条件,一是所教的知识技能的有效性,即是要极大的包涵职业岗位技能,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化地考虑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中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以下方面。分层分组教学:差异大、基础差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让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基本上能做到愿学、乐学、好学,教学组织上要进行分组搭配(如以56人为一组
4、,好中差搭配),教学目标、讲解内容和作业布置上要体现分层,即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因材施教。课堂讲究的是精讲多练,这个课堂才是高效的。在这过程中,结合教学做和学生考核。信息化教学:我校为湖北省信息化试点学校,专业上我们要走在前沿,专业教学上实施信息化,通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学案、视频和微课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课堂的立体效果。上述两种模式,我们根据专业课堂课程特色以一种为主,综合应用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3实践从20122015年,我校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递进式的推进了研究以课堂效率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改革,从探索渐趋走向成熟。2012年我专业从计算机应用基础Flash动画制作两门
5、专业基础性课程教学入手,探讨式地进行了课堂分组教学,由大班过渡到小组进行教学之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小组长的作用得到了体现,课程学习的效果加强了,但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就是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学得仍感吃力,于是我们探讨了在教学上进行分层,在组内进行重新搭配,让学习和综合表现较好的学生当组长,在一个组中进行好、中、差进行混合搭配,教师在教学案例和作业布置上分出不同的层次来,根据学生差异程度来进行教学,这样因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分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都能针对性的找到自己所要作的事情“层”,个性化的东西具有营养,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作,于是课堂上表现差的学生睡觉,玩游戏的现象大大减少,
6、而好的学生可以挑战难度高的任务从而成就感大大增强。2013年,基于两门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在专业的photoshop图像处理Dreamweaver网页设计与制作CorelDraw图形设计制作等六门专业课程中推行了分层分组教学,学校积极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鼓励老师尝试,对老师以这种方式上课进行了充分肯定,这极大地提高了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在专业课教学中,有两位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进行了细化和扩展,一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从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率上进行了反映,同时,对表现积极的同学在PK和发言中进行了加分;二是对学生的考核由个人扩展到一个组,以团队形式给表现好的组加分;三是考核表现扩展到了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 思考 1495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