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真”-《庄子#8226;秋水》篇主旨新论.docx
《“反其真”-《庄子#8226;秋水》篇主旨新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其真”-《庄子#8226;秋水》篇主旨新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反其真”:庄子#8226;秋水篇主旨新论 作者简介:经纶(1969-),男,安徽金寨人,安徽财经高校思政部讲师,安徽高校哲学系博士探讨生,合肥,230000。 “反其真”:庄子秋水篇主旨新论经纶摘要:目前,学界乃至中学、高校语文在选编秋水篇时都认为,该篇的主旨是阐述认知与价值推断的相对性等等。若从篇章结构、语境、内容及其哲学思想等总体把握该篇,其所探讨的人对万事万物价值推断的相对性等不是该篇主旨,恰是得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总论的重要缘由和依据,而“三无一守”又是构成其后“反其真”命题的前提和条件,故“三无一守”所指向的“反其真”命题应是秋水主旨的落脚点,展示的
2、是一条层层推动的为何、又如何“反其真”的逻辑线索。该篇在结构的支配和布局上与逍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了庄子以其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阐发丰富的哲学才智这一特色。 关键词:庄子秋水;主旨;“反其真”;“三无一守”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14-7387(2022)01-0122-05读庄子经典,由于语言具有混沌性、多指性和多义性,所指向的意义具有多层面性、多线爽性和流淌性,因而在阅读过程中,把握其主旨也不失为领悟庄子的一条有效途径,其过程也是一个理解和感悟的过程。目前,学界乃至中学、高校语文在选编庄子秋水篇时都认为,该篇的主旨是阐述认知与价值推断的相对性等等。而本文认
3、为“反其真”命题应是秋水主旨的落脚点,展示的是一条层层推动的为何、又如何“反其真”的逻辑线索。可能有人认为,庄子相对主义的特点在于:“以物观之”的局限性总是在反衬“以道观之”的肯定性,换言之,庄子在强调世俗相识的相对性的同时,总是在凸显道的肯定性。因此,部分学者将秋水篇的主旨概括为“人的相识的相对性”并不能算错,因为“人的相识的相对性”正蕴含有“返归于道”后的相识的肯定性,而“返归于道”也就是所谓“反其真”。本文认为,庄子语境下的“人的相识的相对性”与庄子所谓“反其真”是有联系的,但将前者作为秋水的主旨,这种理解和把握是欠妥的。所谓主旨,主要是指文章和作品的中心愿思、要点、写作的意义、用意或目
4、的,要体现的某种精神,它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和统帅,确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凹凸、价值大小、作用强弱等等。从主旨的内涵来看,“人的相识的相对性”既非作者写作的用意或目的,更体现不出某种精神。因此重谈秋水篇主旨并非是一个假问题。 从篇章结构、语境、内容及其哲学思想等总体上把握秋水篇,全篇呈“分-总-分”形式。“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是总论,具有归纳上分论和统领下分论功能。学者如曹础基,孙通海等先生都认为此为全文的总论,并对总论与其后寓言故事的联系作了论述,不过对该总论是如何总结其前文尚未详解。 上分论,即通过河伯与北海若之间七个问答来绽开思想的,虽然分别阐
5、发了多少、大小、生死、贵贱、得失、是非等相对性观点,从内容的不同侧面也伸展了庄子内篇中的“齐”原理、“养生”原则、“人世”相处方法、“德充”标记及“宗师”真人形象等等,但更重要的是:秋水将一系列的问答方式所阐发的相对论观点作为缘由和依据,又都引向了“三无一守”结论,由此形成了上下遥相呼应的因果关系,构成了本篇的第一大部分。详细如下: 秋水开篇,河伯欣然自喜、自美,注入北海时发觉没有终点,于是望洋而叹,自觉“自多”等推断“见笑于大方之家”,此时河伯起先醒悟到自己的渺小,后通过对话形式揭示大小、多少等的相对性,然而随之又借北海若之口引向了“天人关系”问题: 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
6、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在庄子看来,人之生受阴阳之气,为天地所赋,人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在大山、稊米在大仓,人仅“处一”,故不行“自多”、“自大”。这里虽在告诫世人不能自满,从而能把人引向不断地去认知未知世界的一面,但实质上更多地强调人应与天地为一体。正因多少、大小等的相对性,所以人应消退“自多”、“自大”等主观推断,不应以自我为中心,由此得出总论中“无以人灭天”的结论,此为第一段。 其次段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在阐述事物的无穷性、时空无限性的同时,借北海若之口引发诞生命领域中的“始终无故”等
7、问题: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行故也。 阅历世界总认为“祸”等为变故、不幸的事务和灾祸等等,而在庄子看来,生死、得失等无始无终,若“齐”而视之,则“生而不说,死而不祸”。正因生死、得失等具有相对性,所以人不应以“得喜”、“失忧”、“生悦死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定性,由此得出结论“无以故灭命”,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事变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定性,进而丢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1 第三段至“约分之至也”,除进一步探讨认知事物相对性,“言
8、”不行“论”,“意”不行“察”等之外,最终强调“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是说得道之人不追求名声、名誉、名位,不陷于“名辩”,不求有所得。由此庄子得出总论中“无以得殉名”的结论。 第四段至“小大之家”,当然也是从事物的相对性动身,除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等皆非肯定,不应加以辨知之外,又特殊关注了万物之“性”的各不相同,即“殊器”、“殊技”、“殊性”等等。万物因不同之“性”而存在,故应守性而不能失性、伤性,由此庄子得出总论中“谨守而勿失”结论,所谓“梁丽可以冲城,而不行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豪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9、对于“谨守而勿失”命题的释义,各译注多为:谨守住前三句话道理而不失去,这就叫做回复到天真的本性,多将此命题用句号与其前三个命题隔开。本文认为其本意是守住真性而不失之,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结论命题,其理由是:首先要明确庄子之“守”是指“守”什么?又“不失”什么?事实上,庄子之“守”作为一个范畴多与“守一”、“守宗”、“守神”、“守真”等哲学概念相关联;更重要的从语境,此“守”与“不失”与其上文所论“殊性”等相呼应;另,渔父篇也有类似的表达,所谓“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 第五段至“夫固将自化”,从“万物一齐”观点动身,又重申了“终始”、“死生”等问题:“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
10、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行举,时不行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第六段至“反要而语极”,透过“何贵于道”的追问,再次强调“守性”、“天人关系”等问题:“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天性内在于人,人为表露于外,而道德体现在天性自然而非“人为”,故要以天性为根本并守之,进退相宜且屈伸得当,返归于道而至终极之理。 综合来看,就结构、内容和语境等而言,第五、六、七段的阐发是对其前各层面议题的逆向回复,显现出迂回反复论证的特点,真可谓“反要而语极”,并都集中涉及到“三无一守”各个层面的相关范畴,而最终落脚点归于第七段最终的
11、“反其真”: “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由上所言“谨守而勿失”应是总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结论命题,进一步说,此命题不应用句号与其前三个命题隔开。因为由“三无”到“守”是并列关系,在意义上又层层推动,单凭“守”就能“反真”是不全面的,岂不是太简洁了吗?这里“守真”只不过是能够“反真”的其一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因此,“守”与其前“三无”都是构成其后“反其真”的前提和条件。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点出了返归本真之性这一主旨,人性之“真”就在于与天性自然的契合,而“落马首,穿牛鼻”属有目
12、的性和狭隘的功利活动,即“伪”。“真”就是针对“伪”、不真和失真而言的,河伯起先“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就是“伪”、不真和失真,也正因现实之“真”已不存在,所以庄子才极力主见“反其真”。“所谓反其真,也就是让人回到其真性”2也即“反其性情而复其初”。郭象对此有注:“真在性分之内”,是指“真”内在于“性”,所谓“真在内”,犹如“天在内”“真”同样具有“天”的“自然”、“本然”之义,为本然的存在,故“真性”即自然的本性。 庄子以秋水为题,以水喻道并以大海与道相比来展示道的渊大、无限和肯定,以秋水生成却受“物役”的“河伯”喻世人,以河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价值推断喻世俗的去性从心、背道而行,以河伯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8226;秋水 庄子 8226 秋水 主旨 新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