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共2182字).doc
《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共218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共2182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共2182字)凉州区生土民居建筑空间特征 一、内向型空间布局1.适应自然的内向性空间聚落是由建筑物、绿地、水源、道路等物质组成,而这些物质的边界限定所形成的空间就是聚落,而聚落中的不同物质限定了不同的空间,有的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有的则为向内性的私密空间。凉州地区四季多风,尤其春季多沙尘天气,当地又以抗腐蚀能力较弱的生土建筑为为主,因此当地民居建筑普遍修建单层建筑。民居建筑的所有窗户都向院内开放,高大的院墙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使得院内呈现开敞的形式。高大封闭的夯土院墙起到了微气候调节的作用,使得院内通气通风的同时接纳阳光雨露,围合的院墙有效的遮挡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
2、对院内的破坏,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内封闭围合空间。战争年代也可以防止外人的入侵,高大的院墙如坚实的堡垒围护着整个院落空间。凉州地区生土合院式民居院落完全体现了这一点,院墙使得建筑内部冬暖夏凉,既具有预防风沙侵袭、御寒的作用,又可以使院内接受到充足的日照。2.防卫性的内向性空间由于凉州在历史上为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入口,又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都是兵家掠夺的战场,地处国家的边陲。历史上在此兴建了许多城门、城墙、烽火台和堡寨等建筑,在当时来看预安全对于建筑来说是及其重要作用。古书上记载当时官府有设定适应边境军民的护卫农耕法则,即当有敌军进攻和侵略时则进入防御式建筑中准备应战,无战争时期军民则可以向
3、普通百姓一样进入田间进行劳作。战争年代高大的墙体建筑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免遭敌人的侵害。二、等级制度的布局自古以来我国庭院式家宅的房屋序列都依照地位的尊卑和年龄的长幼排列,严格的遵守我国古代社会的礼教、和宗法制度,根据地位和尊卑布置房间的位置和坐落的朝向,从而营造一个布局合理且井然有序的住宅环境。凉州地区生土民居庭院布置如下,对正大门的为三间堂屋,又称作上方,其主要用途是供奉神像和祖先的排位,每逢过年佳节全家人一起来上香叩拜。堂屋的两侧分布着三间或者五间为厢房,正对着堂屋的房间为倒座,大门在正中,大门两侧个一间倒座,有的大门开在左侧或者右侧的,倒座为连续的三间。三、竖向空间单一凉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凉州区 生土 民居 建筑 空间 特征 218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