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节水地面灌溉技术及几种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 地面浇灌是古老的田间施水技术,但它目前仍是世界上特殊是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纳的一种灌水方法,约占全世界中浇灌面积的90%以上。我国则有101%以上的浇灌面积依旧采纳传统的地面浇灌技术。鉴于我国水资源与能源短缺,经济实力不足,广阔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实,大面积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仍须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探讨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一、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尺寸与灌水技术参数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的一项
2、重要措施。结合土地平整,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划长畦(沟)为短畦(沟),改宽畦为窄畦,设计合理的畦沟尺寸和入畦(沟)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匀称度和灌水效率。 陕西洛惠渠的探讨表明,在入畦单宽流量为3-5L/s时,灌水定额随畦长而变,当畦长由101m改为30m时,灌水定额削减150-204m3/hm2;当畦长30-101m时,畦单宽流量从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额可降低150-225m3/hm2。 宝鸡峡灌区进行深层渗漏的对比试验,灌水定额小于675m3/hm2,基本不发生深层渗漏;灌水定额825-1010m3/hm2时,约有150m3/hm2水产生深层渗漏;灌水定额1350m3/hm2时,有一
3、半水成为深层渗漏水。 我国幅员宽阔,各地地形和土质差异较大,因此难有统一标准,各地应依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计算机模型,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给出适合本地的相宜畦沟尺寸和灌水技术参数。 二、改进地面浇灌潮湿方式,发展局部潮湿浇灌 改进传统的地面浇灌全部潮湿方式,进行隔沟(畦)交替浇灌或局部潮湿浇灌,不仅削减了课间土壤蒸发占农田总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显著提高,而且可以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兼具节水和增产双重特点,值得大力推广。实践证明,春小麦与春玉米套种隔畦灌,棉花、玉米等宽行作物隔沟灌或隔沟交替灌,潮湿面积可削减50%,节水
4、高达30%以上,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浇灌方法。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孔入渗给作物的浇灌方法。由于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孔只占田间浇灌面积的1%5%,其他面积主要依靠旁侧渗水潮湿,因而膜上灌事实上也是一种局部浇灌。目前,新疆采纳膜上灌的农田已达23.33公顷,甘肃、河南等省也起先推广。膜上灌形势有开沟扶埂膜上灌、培埂膜上灌、膜孔灌、沟内膜上灌、膜缝灌、格田膜上畦灌、膜侧膜上灌等多种。膜上灌作物有棉花、蔬菜、玉米、小麦等。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后具有节水、保肥、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和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水 地面灌溉 技术 几种新 灌溉 方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