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XX年全国农村生态示范建设培训班上的发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长在XX年全国农村生态示范建设培训班上的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长在XX年全国农村生态示范建设培训班上的发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长在XX年全国农村生态示范建设培训班上的发言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挚友们: 我是来自老区将军县和中部地区的代表,有机会参与此次会议,感到特别兴奋;特殊是在这样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议上发言,感到特别荣幸,也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老区的厚爱。下面,根据培训会议支配,我就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话题,以新县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为例,谈几点相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新县地处豫南大别山腹地,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区),总人口36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概括起来讲,新县具有以下几个显明特点:一是“红”。是鄂豫皖革命依
2、据地首府所在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主力红军,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0多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干部,是全国闻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二是“绿”。森林覆盖率达76.7%,植被覆盖率达95%,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2万个,有“自然氧吧”之美誉。三是“古”。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此交汇交融,豫风楚韵特色浓郁,古村落、古民居星罗棋布,有中国景观村落3处,中国传统村落2处,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2处,是人们记得住乡愁、忆得起童年的寻梦故园。 近年来,我们坚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爱护并重,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
3、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提倡低碳生活,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目前,新县已被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河南省首批省级生态县,并通过了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全县15个乡镇均创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新县连续两届在中国生态文明探讨与促进会年会上作典型发言,生态正在成为展示新县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县情与现状 新县是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一)新县地质地貌独特。新县属秦岭地层区桐柏山大别山分区,是中华南、北地质结构碰撞缝合带,浅山、岗地、丘陵、山间盆地交织分布,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峰47座,最高峰黄毛尖海拔1011米,最低点潢河出境处60米。以海
4、拔高度和相对高差划分,深山区面积155.1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66.2%;浅山区面积79.2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33.8%。境内连康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毛尖省级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绚丽多姿,交相辉映。 (二)新县水文气候宜人。新县河流分布为两大流域六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130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81.1%;长江流域面积304.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8.9%,有大小河流92条,河网密度0.6公里/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1373毫米,年人均占有水资源3300立方米,出境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体标准,每年向淮河下游注入3亿吨清洁水源。新县属亚热带北部
5、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亚热带过渡性特征,年均日照时数2027.7小时,年均气温15.2,无霜期222天,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是度假观光、养生养老的志向之地。 (三)新县土壤植被优良。新县土壤有黄棕壤土、石质土、粗骨土、水稻土4大类型,其中黄棕壤土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90.7%,土层较浅,ph值6.3左右;水稻土占总面积9.25%,土壤质松、肥沃、耕层厚,ph值在5.17.7之间。新县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南北植物交汇区,植物群落结构困难,类型众多,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7个植被型组,共有高等植物1500多种,其中乔灌木树种600多种,草本植物800多种,特殊是板栗、银杏、茶叶
6、、油茶等特产资源品质好、产量高,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之一,也是板栗之乡、茶叶之乡、油茶之乡。走进新县,古木森森,流水潺潺,春来山花烂漫,秋到层林尽染,四季美景画不如。 二、实践与成效 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新县被列入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县,属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将创建国家生态乡镇作为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健康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树牢理念,优化县域生态环境。某种程度上讲,新县可以说是中部地区最北的一道生态屏障。县委、县政府始终“责”字当头,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探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一是提升相识新高度。上世纪一个时期,群众“靠山吃山”,眼盯着几亩山场,过度砍伐,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自然灾难频发,结果山上树木少了,群众依旧没有富起来。直到80年头初,新县经济社会发展还是“三不过一”,即: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一个亿(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足101万元(101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不过101元(86元),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吸取“越破坏、越贫困”的教训,深刻相识到“靠山”不能仅仅“吃山”,更重要的是“养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爱护好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发展。我们把爱护生态作为县域发展的根本点,不断培植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决不把生态缺憾留给历史,留给子
8、孙后代。二是明晰发展新思路。新县人均七分耕地、七亩山场,希望在山,潜力在林。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围绕生态作文章,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先后提出了“兴田足食、兴山富民、兴工强县”和“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劳务富县”的发展思路。2022年以来,我们又确立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文明优先,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爱护青山绿水,努力建设生态爱护示范区、健康产业示范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和漂亮乡村示范区,并将生态爱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限制性指标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代表审议,使发展方向更明确,发展路子更清楚。三是培育生态新文化。以“漂亮乡村生态新县”建
9、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爱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探究环境美丽、人居和谐、产业协调、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树立尊山敬水爱林的理念,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做到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实现从“山上有生态”向“心中有生态”的转变,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 (二)科学规划,引领乡镇生态创建。在国家生态乡镇创建中,我们把规划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用规划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一是因地制宜。以解决制约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托付北京环科院编制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对生态产业
10、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建设等领域进行重点规划。在编制环境规划时,充分考虑乡镇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创建生态乡镇的有利条件,注意与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相结合,并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安排和2022年长远规划,通过优化城市区域和经济布局,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突诞生态特色。二是专家论证。对每个乡镇生态建设规划,我们都邀请专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审查,重点论证环境问题是否找准、建设重点是否突出、解决方案是否可行、与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是否连接,提出修改看法,完善规划内容。严格执行环境规划论证程序,由乡镇政府提交县政府,报省环保厅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11、规划经专家审查后由县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比照创建5项基本条件和15项指标,逐项予以落实。规划编制论证过程中,县乡主要领导全程参加,增加用生态爱护意识综合决策各项工作的实力。三是分步实施。新县是个山区县,乡镇之间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别很大。我们依据各乡镇不同条件和资源,确定了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创建思路。在创建工作起始阶段,以县政府所在地新集镇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八里畈镇、吴陈河镇等两个中心镇为重点,先期启动创建工作。通过首批创建胜利乡镇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其他乡镇接连创建生态乡镇,在2022年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分4批组织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12、,止目前,唯一没有被命名的乡(箭厂河),创建材料也已申报到环保部待审定。 (三)创新载体,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我们坚持爱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动,把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搭建了一个活动、一个安排、一项工程“三个一”载体,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力促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均衡发展。一是开展“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我们与中国闻名的环境与生态建设民间组织北京绿十字合作,会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爱护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了“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开设了“中国红色旅游与古村落爱护论坛”、“环境爱护与城乡建设论坛”。活动目的是弘扬红色历史、推动生态建设、挖掘
13、地域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城镇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垃圾分类、资源再生、土壤修复、古村爱护、文明宣导、禁白禁塑、健康教化等10个方面,细心打造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活动举办以来,先后有国内外各领域101多位专家自愿加入,免费为新县规划了28个村26个景区点,其中丁李湾、西河两处中国景观村落已进入实质性爱护开发阶段。二是实施漂亮乡村生态新县建设三年行动安排。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生态县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谐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六大工程为载体,在基本生活条件还存在困难的村庄,重点实施了平安饮水、道路硬化工程和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满意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在生活条件比较完
14、善的村庄,重点实施了改水、改厕、改圈,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做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村庄绿化,改善村容村貌;在具备肯定基础条件的村庄,重点实施古村落爱护开发,整治修复农房院落,建设了一批宜居乡村、卫生乡村、生态乡村、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推动漂亮乡村建设“双十双一百零一”工程。我们实行以奖促治的方式,设立了1010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打造漂亮乡村十个示范村、十个重点村,推动一百零一村环境整治、一百零一村扶贫开发。将乡镇沿路沿线沿河景区景点周边村庄作为重点,加强镇村农夫建房监管,整体推动村庄内部、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治理,大力开展“三清、五化、五改”(清垃圾、清污
15、泥、清杂物,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改排)活动,整治农村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八乱”现象,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全县农村已完成卫生改厕39450户,建设户用沼气池13869个,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38%以上,解决了11万人的饮水担心全问题,已创建省级生态村27个、市级生态村26个,省级卫生村44个、市级卫生村42个。 (四)发展产业,放大生态建设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必需在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寻求突破口。我们坚持科学利用的方针,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增加生态产品生产供应实力,将生态优势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长 XX 全国 农村 生态 示范 建设 培训班 发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