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 公共服务BOT模式之预期收益分析.docx
《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 公共服务BOT模式之预期收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 公共服务BOT模式之预期收益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 公共服务BOT模式之预期收益分析 摘 要:采纳BOT方式供应公共服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路径,说古老,是因为它可以回溯公共服务三一百零一多年以前的历史画面;说年轻,是因为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在面临公共需求极度膨胀的难题下,都希望能找到一种“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由于BOT方式在缓和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缺口、满意城镇化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加强公共部门管理、推动公共服务民主化进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因此,BOT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方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关键词:BOT模式;公共需求;公共服务;收益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记码:A 文
2、章编号:1012-2589(2022)21-0025-02一、由来及应用:BOT的历史追溯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它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肯定时期内自筹资金来建设某一公共工程,负责该工程的经营与管理,并供应相应公共产品与服务,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营机构按事先约定将该公共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一般状况下,当政府确定同意以BOT模式发展某一公共项目时,通常会邀请一些私营企业投标,当某私营组织中标获得特许权后,该组织便会筹措资金,根据公共要求进行设计并建设该项目,在特许权规定的年限内运营
3、该项目,回收成本并获得收益。通过这样的平台,使得公、私部门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该公共项目的资源、风险和利益进行合作,其实质是一种“伙伴关系”。BOT在其诞生以后经验了一段静默无闻的时期,直到20世纪70年头后,由于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要求政府加快改造和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于是,世界各国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须要,纷纷将BOT捧到经济舞台上,都寄希望采纳BOT模式来加快本国公共项目建设,改善本土的投资环境,以期望本国公共服务的正量增进。二、期望与收益:公共服务增量改革的必定诉求(一)有利于缓和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缺口,减轻财政负担由于公共服务主要涵盖在能源、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
4、我国在这些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严峻不足,据国家建设部城建司透露,“十五”期间,全国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大约须要投资一万亿元,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项而言,中心和地方两级政府投资只有2 000亿元3 000亿元,还有约7 000亿元8 000亿元的缺口,面临如此巨大的资金缺口,一味地依靠政府,势必会增加公共财政的压力,加之,现阶段我国财政更多属于经济建设型财政,而非服务财政,所以,在公共财政有限的状况下,要跟上公共服务持续增加的节拍,就必需找到公共财政以外的力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基础领域市场化改革框架已基本形成。使我国原来高度集中的投融资体制渐渐地发生了主动改变,开拓了多种经济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 根据 公共服务BOT模式之预期收益分析 电子政务 公共 服务 模式 根据 BOT 预期 收益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