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docx
《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亟待建立缺铁性贫血的统一诊疗标准 目前,缺铁性贫血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患者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它也是具有“隐匿性”的一种疾病,导致许多患者得不到必要的关切和足够的治疗,成为一种隐性存在的、重要的健康问题。缺铁性贫血可以引发多种慢性病的合并症,从而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负担。同时,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国内也缺乏统一标准,医生多依据个人阅历进行治疗,这也简单造成患者被漏诊或治疗效果不佳。鉴于此,早在2022年,由复旦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发起了一项“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的调查探讨,并于2022年10月31日在京发布了该项探讨成果。探讨发觉,肾脏病
2、患者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在治疗方法上静脉注射铁剂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副作用更小,但现有的诊疗指南仍有待完善。 围绕这项探讨以及我国“缺铁性贫血”相关的话题,本刊记者深化采访了领衔该项探讨的上海市卫生发展探讨中心主任、复旦高校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 我们的动身点是探讨疾病负担 采访一起先,胡善联教授首先谈及了他们开展“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这一探讨课题的背景。 胡善联教授首先介绍说:“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应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铁须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汲取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
3、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而且,缺铁性贫血也是一个医疗成本很高的疾病,它能够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峻的影响,假如得不到科学、正确的治疗,甚至可能发生心衰等危重症,导致病人死亡;同时,缺铁性贫血还能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其增加幅度在30%至40%之间。缺铁性贫血由于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在临床上往往得不到足够的治疗或刚好的诊断,这样一来,不仅病人的病情会不断加重,病人的数量也会不断上升。” 胡善联教授接着介绍说:“而且,缺铁性贫血在现实中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就贫血的患病率而言,目前平均在20.1%左右,但2岁以下儿童则高达31.1%,老年人
4、高达29.1%。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2岁以下儿童是24.2%,老年人是21.5%。从这两个数字看,患病率还是比较高的。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属于一种养分缺乏性疾病,但现在大家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而且患病率还很高呢?这好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相符合” “你刚才提到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探讨,我主要是搞卫生经济探讨的,关注的是国家卫生资源是怎样安排的,比如说我们发生了多少卫生费用,我们现在的费用涨了多少,国家投入多少,政府投入多少,医保投入多少,个人出多少等等的问题。”胡善联教授进一步说明说,“从事了多年的卫生经济探讨后,我们渐渐意识到,现在有许多潜在的
5、问题没有被发觉,比如说关于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原委能够带来多大的疾病负担,目前这种疾病的诊疗现状如何,等等。所以我们当时萌生这项探讨的时候,我们的动身点主要是探讨缺铁性贫血的疾病负担。调研慢性血液性的、贫血的疾病究竟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因为我们现在还缺少这方面的数据。我们开展这项探讨的初衷就是发觉问题发觉医务人员在处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须要怎么提高诊断技术,来提高临床效果等等。” 谈到这里,胡善联教授进一步归纳说:“关于开展这项探讨的背景,首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公共卫生问题。缺铁性贫血等隐藏性较强的疾病,虽然不像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症状较为凶险的疾病那样,是排在第一位、其次位的,
6、但对这些疾病的防控、治疗又的确特别重要,它能够影响到儿童、影响到孕妇,这些因素都可以干脆影响到人口健康,因而它的影响可能是更深远、更重大的。就公共卫生的经济投入而言,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给出一些依据,希望政府在考虑投入的时候,也要关注摆在后面的、类似于缺铁性贫血这样的特别重要、影响范围更广的疾病。” 贫血,在我国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 据记者了解,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缺乏铁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性贫血。目前,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养分缺乏性疾病。 对此,胡善联教授介绍说:“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贫血的公共卫生意义的分类标准,中国居民的贫血问题属于中度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地区的
7、贫血问题已经属于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由复旦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发起,同时获得了瑞士维福医药有限公司、比利时优时比制药公司和上海盛特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的“中国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和诊疗现状”探讨课题,由胡善联教授领衔启动了。 据记者了解,参加此项探讨的复旦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探讨生导师刘宝副教授等探讨人员回顾了2022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163篇中文学术论文,分析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共24家三级医院供应的91个临床病例,同时对上述五个城市的44位资深临床医师进行了调研。 谈及这项探讨的具体状况,胡善联教授仔细介绍说:“从探
8、讨内容的角度讲,我们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报告,其中我们特殊注意的是中国的文献资料。我们查阅了最近5年的文献,其中有关于贫血的报告163篇;也有许多国外的文献,重点是找寻中文的系统文献综述。我们主要抽查的文献是来自于肾脏科和妇产科,还有血液科的;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发觉,依据中国CDC的文献报道,我国贫血患者达到了五分之一,患病率约为20.1%;也就是说,差不多我们五个人中间就有一个贫血患者。这是一个隐性存在的、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健康问题。其次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发觉,在缺铁性贫血的患病人群方面,涉及到更多的是孕妇和儿童的问题,这说明缺铁性贫血在妇幼卫生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分析结果是:两岁以
9、下的儿童贫血的患病率达到了31.1%,而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患病率是24.2%;孕妇就更高,接近30%。” “其次方面,我们开展了更多的现场调查。”胡善联教授接着介绍说:“现场调查方面,我们主要是走访、询问有关的临床医生,包括肾科、妇产科以及血液科的医生。我们对44位医生做了深度访谈,主要是了解目前他们在临床方面的实施状况,看看他们的诊疗常规,目前的诊疗现状等等;同时我们还访问了91名患者。访问患者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医疗费用方面的调查。大家知道,缺铁性贫血可能在全国各地的发病状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样本抽样的过程中,有代表性地选择了我国中部、北部、东部、南部地区的沈阳、北京、上海以及广州市,还有西部的
10、成都地区,尽管样本比较少,但至少可以大致反映我们全国的状况。” 胡善联教授接着说:“从全球范围来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非常严峻。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统计显示,中国因缺铁性贫血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损失达2479000年,全球排名其次,仅次于印度。在这个排列方面,我们中国排其次位,印度是第一位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无论是从相对的比例还是总人口的患病率来看,我们中国贫血、特殊是缺铁性贫血,仍旧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疾病;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到目前为止,缺铁性贫血并没有被广阔的社会人群以及我们医务人员重视起来我们这项探讨反映出这样一个状况:我们按科室调查了目前每周
11、平均就诊人次数出现的状况,并征询了44位医生之后得出一个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2个医院中,肾脏科平均每周也许要遇到164个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液科每周平均58个,妇产科每周平均121个这三个科平均每一周能够遇到120个左右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此外,我们也了解了医务人员在诊断过程中是不是知道有缺铁性贫血方面的诊疗指南问题。上述各科的医生对此了解的差异比较大。肾内科有75%的医生都了解我国有一个缺铁性贫血方面的诊疗指南,而知晓度比较差的就是妇产科的医生。于是我进一步分析了三个不同的科室中应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主要的症状,并给他们做了划分,看看也许是表现在什么地方。” “还有对贫血的诊断方面的调研,我们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亟待 建立 缺铁性贫血 统一 诊疗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