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4].doc





《2022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4].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4河南中牟一高张胜 【教学目标及重点】: 、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力求学生在比较中解决问题,从启发中有所发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
2、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比较标题,换成史论题目 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前面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的体裁一样,都是史论,那么就这三篇文章的标题而言,如果站在史论的角度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过秦论六国论两个标题上都有一个“论”字,这是史 好,那么现在我有个提议,如果我们也站在史论的角度为本文更换一个标题,而且也要有一“论”字,还要能反映文章主旨
3、,大家看要怎样改才好呢?(讨论) 提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这几个题目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把“兴亡论”确定为本文的新标题,它即简单又能反映文章论题。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看一看由我们自己命名的名人的名作兴亡论吧。 三、比较内容,探讨内在联系 既然这三篇文章都是史论,而且我们也给他们统一了标题形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与前两文比较一下,看内容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读完的同学请注意比较,找出比较点,列出发言提纲,准备回答。 提示: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 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 再深一层,秦的兴,是由于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秦的灭,是由于帝王不施仁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伶官传序 2022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4 2022 年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