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改革思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认证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改革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认证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改革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认证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改革思考 摘 要在工程认证的背景下,专业课的教学被给予了更实际、更准确的要求,但又面临着课时大幅度缩减的现实难题,同时,液压气压类的课程又有着自身很强的系统性特点。如何针对此类课程进行课程改革?老师可以尝试从课程内容整合、课堂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设计型试验开展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找寻一条更高效的教学路径,目标是既使学生驾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程学问和工程思维,又向工程认证的要求迈进。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05-00101-03 高校工程认证工作的绽
2、开,使工程专业的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最基本的一点,是须要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相关工程问题的实力;挑战还在于近年来这些专业课程的课时大幅度缩减,使教学遇到了瓶颈。以液压和气压传动课程为例,该课程以液压为主体,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特殊亲密,系统性很强。要使学生达到对于中等困难程度液压系统能理解并进行分析计算的目标,基本理论、元件、基本回路和系统构成这四块内容缺一不行,必需融会贯穿。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气动系统与液压系统的异同及应用特点。课程的课时从以前的48学时压缩至40学时,又压缩至32学时,其中6学时试验不变,课堂教学的时数压缩了38%。以精简紧凑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改革已经勉为其难1,两轮实践的结
3、果是,教的累,学的苦,没有回旋余地,跟不上教学要求的学生人数增加,总体学习成果也相应下降。部分较好的学生刚达到肯定的理解程度并产生学习爱好,课程已戛然而止。 为扭转这种被动状态,课程的改革必需“洗心革面”,摆脱原来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结合应用型试点课程建设,本文拟从课程内容整合、课堂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设计型试验开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本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过去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液压的基本理论、元件、基本回路和系统构成始终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按部就班。但近年来因课时不断缩减,基本理论这一块已经精减到了“必需”的程度。液压的
4、理论抽象而实践性又很强1,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是既快又繁,有半数学生在这一阶段就已经跟不上节奏了。元件的部分比较实际,涉及基本理论的应用和机械结构,强调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特点,假如对基本理论没有很好地理解,学生思路也跟不上。这一部分假如多举一些应用实例会有助于学生驾驭,但课时不允许。后两块内容都是应用性的,从局部到全部,包含功能和性能以及参数的计算关系,并把之前的内容反复体现。假如前面基础打好了,后两块内容就会觉得简单理解,但课时的局限使老师无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总结和巩固。整个状况是内容太饱满,过程太快,学生难以消化汲取。 靠教学内容的精减已经无法解决课时的约束,一些细微环节在课堂
5、上只能点到为止,重点内容虽然强调,但也不能举一反三,深化剖析。实际状况是教与学“脱节”,课堂上老师全力以赴,想尽方法,但好的学生学得很累,差的学生完全放弃。此乃“瓶颈”所在,靠“小手术”实难解决问题。 在此提出一个“大手术”的思路倒置法,将最终的教学目标,即一个中等困难程度且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液压系统提前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各个要解决的问题,以最终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绽开,然后用“填空”的手段进行教学。将全部的问题进行统合,每堂课围绕一两个大的问题进行绽开,将该系统分析透彻并就某些环节拓展深化。如此,将以前的教学框架完全打破,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该模式的教学经初步分析,有下述利弊: 1.赢
6、得教学空间。每堂课内容紧扣最终目标,“填空”的内容可以从容把握,在限定的课时中获得腾挪的余地,有利于突出重点。 2.直面最终目标,解决按部就班教学模式之下学生难以融会贯穿的难题。 3.打破原有的系统性,可避开学生一节课脱节,之后整个环节都跟不上的现象,而脱节的内容因为有课堂明确提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让学生课后自习。 4.易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供应深化探讨的余地。 5.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驾驭程度会有所减弱,课程原有的完整性、全面性不再。 6.相关教学内容须要有机穿插,以往的教学阅历已不适用,须要探究把握。 课程内容的改革是本项课程建设的核心,如何重组教学内容,提高效率和效果,
7、把握好學生学习的理解思维过程,这是须要进一步深化探究总结的问题。如此大幅度的改革,还面临着教材适用性的问题,以及作为最终目标的液压系统选择问题,必需保证其实践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基本问题的覆盖度等各个方面。 二、课堂教学方式 在液压课程教学中,课堂探讨始终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点不但不能缩减,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因为有课程内容改革的前提而使之存在可能,每堂课都以一个大问题分解出若干个小问题,针对问题绽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思索、理解,去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四平八稳”的教学模式必需被摒弃,相当多的细微环节在课堂上不再绽开,而是以问题形式提出后便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结果可能是
8、这样一种状况:对于最终目标学生都能分析理解,但对于诸多的细微环节问题和理解的深度,以及能否举一反三,分析理解各种液压系统,却因所钻研深度不同而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但这却是高校的学习所必需,所以,须要提出“功夫在课外”的理念,并以各种手段来支撑。 1.加强课外辅导强化答疑机制,激励学生答疑,也可成立部分学生的爱好小组。 2.过程化考核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外大型作业、专题探讨等,注意过程和阶段性实效。 3.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在课内外都要充分利用网络绽开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在液压元件的教学中,选择重点元件的动态图讲解原理,其他元件以职能符号讲解,
9、动态图则在网络上供应给学生自习;大型作业和专题探讨要求学生用网络提交,课外辅导也包括网络辅导,用微信群作为全体学生学习和探讨沟通的平台。 4.选择重点深化探讨针对液压系统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局部问题,进行拓展深化的课内外探讨,此过程须要通过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并归纳整理得出见解。除了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以达到思索和理解的深度外,还应注入工程思维和实力的培育训练。 为了与课外学习相协作,课程的设置应为每周2学时或3学时,这较每周4学时有利,后者课程在8周内完成,节奏太快,没有回旋余地。 三、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子,高校老师应以导为主,以教为辅2。如何引导工科学生以现代工程所需为目标,进入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认证 背景 液压 气压 传动 课程 改革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