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3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3篇 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第1篇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农业,胜利抵挡了低温、洪涝及持续高温干旱等自然灾难影响,主动应对市场改变带来的冲击,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农业总产值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农夫人均现金收入7188元,增长14.1%。 一、主要工作开展状况 1、想方设法抓好粮食生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75.8万亩,总产66.59万吨,增长1.5%和1.3%,大灾之年仍实现了粮食生产双增的目标。一是高产创建带增产。大力实施水稻
2、产业提升行动和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平衡增产。全市共建设21个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片早稻平均单产477.8公斤;中稻平均单产700.4公斤;晚稻平均单产498.6公斤。分别较非示范区平均单产高出86.5公斤、217公斤和88.6公斤。贵池区观前水稻种植大户吴正龙的百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了758.9公斤,创下了我市中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最高产量。二是抗旱减灾保增产。今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严峻影响了水稻产量,我委组织农技人员深化田间地头查看灾情,制定技术方案,指导农夫加强田间管理,刚好进行补改种,全力做好抗旱减灾。三是强化服务促增产。主动推广良种统供、测土配方
3、施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先后举办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在田作物灾后管理暨病虫害防治等现场会,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2、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夫收入。一是推动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22年全市新建及改造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组织农技人员深化基层,指导农夫抓好春茶生产救灾。针对春茶产销新形势,引导茶农调整茶类结构。六月份在贵池区牌楼镇举办了夏秋茶生产现场会,引导农夫利用中低档茶资源,发展夏秋茶生产,弥补春茶损失。虽遭受倒春寒及市场改变影响,全年茶业生产仍呈现产量产值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4、全市茶叶产量10292.6吨,增长29.4%,产值8.01亿元,增长5%。二是推动水产跨越工程。主动扶持水产大县建设,全面提高水产综合生产实力,在全省领先组织召开了全市现代渔业发呈现场会,以鳜鱼为重点促进特色水产发展。创建水产健康示范场,提升水产健康养殖水平,组织5家单位申报第八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44.8万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29.8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12.6万吨,增长4%,渔业经济总产值19亿元,增长8.6%。三是推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贵池杏花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认定为其次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我市共有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
5、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2022年全市新增农产品质量认证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16个,有机食品3个。四是推动茶产业品牌整合。组织修订了九华佛茶质量标准,组织专家优化提升了九华佛茶制作工艺,召开了重点产茶企业座谈会,统一思想相识。组织企业参与等各类展销活动,举办了九华佛茶杯全国象棋大赛,多渠道拓展市场。目前正在筹备成立市九华佛茶协会。同时省茶业学会2022年会也即将在我市实行。 3、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一是抓好转型倍增安排实施。全市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企业130个,比去
6、年增加27个。19月份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8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61亿元。二是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全市引进农业投资项目45个,总投资36.5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组织企业参与了中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邀请了广东温氏等3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参展,签订了总投资3.5亿元的2个重点项目。在第三届绿运会举办期间,组织了绿运嘉年华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全市共70家农业企业参展。 4、抓好杏花村农业景观建设。围绕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推动农业景观建设,打造新兴旅游业态。一是推动农耕文化园建设。帮助杏花村管委会编制农业种植规划,制定种植技术方案。引进天方集
7、团参加杏花村建设,目前集团已建设60亩茶园,组织农技人员做好茶园管理技术服务。二是主动申报争取项目。杏花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和省现代农业支持茶产业发展项目已批复,到位资金615万元。帮助编制了杏花村现代农业项目和贵池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三是主动参加农业景观建设。市农委良种繁育站在杏花村景区建立30亩有机稻米良种示范基地。同时主动参加策划农耕大典农事活动。 5、加快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动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农夫生产生活水平,提升农夫华蜜感。一是推动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建设户用沼气池1000户,建设乡村服务网点15个,已完成年度任务。二是推动新型农夫培训。完成新型农夫培训1
8、3202人,完成年度任务。三是推动蔬菜基地建设。截止10月底建设钢架大棚400亩,预料在11月底可全部完成500亩建设任务。完善蔬菜产供销体系,在持续高温天气,我委统一选购了20万平方米遮阳网,补贴发放给蔬菜种植大户,稳定蔬菜蔬菜,保障了城区蔬菜供应。今年还在蔬菜基地及农贸市场新建农残检测室10个,加强蔬菜质量实时监控,确保吃上放心菜。 6、加快推动美妙乡村建设。将美妙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和改善农夫生活、增加农夫收入的立足点,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完成池青九沿线农业景观规划。根据县区负责、乡镇实施的原则,抓好池青九沿线农业景观规划落实,目
9、前规划区共种植红花草6870亩,油菜2100亩。二是抓好产业发展。围绕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抓好首批82个美妙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组织编印了市美妙乡村示范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组织贵池区乌沙镇乌沙社区、石台县矶滩乡沟汀村为申报全国漂亮乡村示范村,9月份在浙江省委党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现代农业专题培训班,各县区分管领导和26个美妙乡村示范村所在乡镇负责人参与了培训。三是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在交通主干道、景区周边、河湖两岸新建一批休闲农庄、农家乐、农业采摘园、渔业观光园等休闲农业设施,目前已启动升金湖周边休闲农业规划制定工作。申报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示范点3个。全市境内农
10、业、休闲旅游大小景点(区)共有600多处,其中各类园区186个、乡村农家乐式旅游景点达470多家,年接待游客1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带动农夫2万人。 7、抓好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奖代补考核验收方法(试行),对落实土地流转奖补政策进一步细化。二是推动工作深化开展。对规模较大、做法较为典型的东至县东流镇、青阳县丁桥镇、木镇镇等3个乡镇的农村耕地流转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驾驭了解当前土地流转的现状,9月份在东至召开了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暨确权登记工作现场会。三是加强流转管理服务。抓好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
11、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土地流转季报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万亩,其中新增流转面积17万亩。 8、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培育农夫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培育创建各级示范社。选取10家市示范社做为全国级、省级示范社培育对象,选取30家县区级示范社做为市级示范社培育对象,今年新增省级示范社5家,全市现有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28家,市级示范社101家。二是扩展销售渠道。组织20家合作社近100种产品参与了合肥农交会合作社馆日活动,组织合作社与徽润联合社对接,激励合作社开设网店,多渠道拓展市场。目前1家合作社加入了徽润联
12、合社,6家合作社与微润联合社达成了意向性签约协议,100余家合作社在大中城市建立了直供直销店(点),10余家合作社在淘宝和天猫上开设了网店。三是加快家庭农场培育。起草了市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看法(初稿),从土地流转、人才培训、品牌培育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扶持,激励专业大户、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68个家庭农场。 9、提高农业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化基层,依据农时季节,以科技询问、举办现场会和培训班等方式开展农技服务。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
13、6期、各类技术讲座4期,受训人员3000余人。先后举办了夏秋茶生产、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在田作物灾后管理暨病虫害防治现场会。二是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88万亩,主动开展H7N9禽流感防控,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确保全市无重大病虫害和疫情发生。三是抓好质量平安监管。扎实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资市场整治。抓好农产品质量平安例行检测工作,今年抽检蔬菜样本3180个,平均合格率98.5%;生猪瘦肉精尿检样本2450批次,全部合格;水产品、畜产品送检样本各30个,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加快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项目建设,2022年中心投资400万元资金现已到位,目前正在
14、开展仪器设备的选型。 10、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主动宣扬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调动农夫生产主动性。一是抓好农机购置补贴落实。今年争取购机补贴资金3005万元,目前已补贴农机具7674台套。二是扎实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市种植业承保面积244.3万亩,保费4464.13万元,已赔付1141.8万元;能繁母猪承保14873头,保费89.2万元,已赔付102.3万元;特色农产品(大棚蔬菜、烟叶)承保面积2.9万亩,保费187.6万元,已赔付30.7万元。三是扎实推动扶贫开发。在全市35个村实施了千村整推工程,累计共投入各类资金4615万元,实施了道路桥梁修建、堰塥修复加固、中小学教学楼修理等一
15、系列工程,现已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自然灾难造成严峻影响。今年以来倒春寒、4.29龙卷风、6.7和7.6暴雨、7-8月的持续高温,均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二是市场改变造成冲击。畜禽养殖效益下滑。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普遍亏损,同时受H7N9禽流感疫情影响,流通受阻,消费降低,产品严峻积压,对全年农夫增收的影响较大。三是农村劳动力流失造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造
16、成农村劳动力不足、留守劳动力素养偏低,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农业效益产出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 2022年市农委工作总结第2篇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着力发呈现代生态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虽然遭遇低温冻害、病虫害等灾难影响,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亿元、增加值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均增长5.1%;农夫人均现金收入5980元,同比增长13.3%。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75万亩,总产71.2万吨,增长2.2%和2.5%;油菜种植面积52.7万亩,总产7.64万吨,削减4%和10%;棉花总
17、产3.2万吨,增长2.5%;茶叶总产7956.5吨,总产值15亿元,增长5.7%和25.57%;预料全年肉蛋总产11.5万吨,增长5%;水产品产量12万吨,增长4% 1、组织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接着实施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全市共建立省级水稻核心示范区25万亩,平均亩产582公斤,高出非示范区亩产103公斤;建立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21个,平均亩产673公斤,高出非示范片亩产181公斤。建立部级万亩油菜示范片2个,面积2.3万亩,经专家组测产验收,示范片内油菜籽最高亩产223公斤。建立部级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2个,面积2.2万亩,单产122公斤。 2、实施畜
18、牧业升级安排和水产跨越工程。全市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稳定,市场供求保持稳定,预料全市生猪存栏42.28万头,同比增长5.19,其中能繁母猪3.19万头,同比增长7.01;出栏70万头,同比增长2%。家禽存栏1176.55万只,同比下降0.08%,出栏1732.35万只,同比增长4%;牛存栏2.22万头,同比下降4.12%;羊存栏1.50万头,同比增长7.38%。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5%。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全市水产养殖面积44.6万亩,较上年增长8000亩,特色养殖发展快速,以小龙虾、河蟹、黄鳝为主导产品的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7%。
19、主动推动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组织申报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家,申报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家,开展了市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评比;对第三、第四批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进行了复查验收,组织申报第七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开展了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评比工作,完成了7个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考评工作。 3、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19月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69.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8.5亿元,同比增长24.3%。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7.3%;新增省闻名商标9件,目前全市农业企业获得省闻名商标数量达34件。主动开展龙
20、头企业创建,组织15家龙头企业申报了省级龙头企业,目前已报省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待批;组织开展了市级龙头企业评比工作,各县区组织40家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下一步将组织开展评审。启动实施411转型倍增安排,起草了市农业产业化411转型倍增安排实施看法,并以池政办20229号文件下发实施,并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各地也相继编制发展规划并出台政策措施。加快贵池梅里、东至东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高标准编制了示范区建设规划,梅里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限制性面积2.58平方公里,东流示范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目前梅里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已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全面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市农委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