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选择制约因素分析(共4560字).doc





《农村家庭教育选择制约因素分析(共456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家庭教育选择制约因素分析(共4560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家庭教育选择制约因素分析(共4560字)农村家庭教育选择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教育选择指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在众多影响农村家庭进行优质教育选择的因素当中,经济资本对其制约作用最显著。然而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农村家庭在优质教育选择中遭遇困境的更深层原因来自国家和学校层面的一些不合理制度设计和安排,诸如国家教育政策中“以城市为中心”的倾向、学校高昂的择校费用等。因此,只有改善甚至消除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经济资本1问题的提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占95%,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
2、862%,高中以上学历人口仅占43%。”1由此数据可知,农村人口的素质亟待提升,且实践调查中发现,导致农村人口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家庭进行优质教育选择时处于劣势。而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广阔的农村和广大的农民,而农村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又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2因此,研究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制约因素显得尤为必要。教育选择是指作为选择主体的农村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消费过程中对不同教育的选择,包括对学校类型的选择和学校质量的选择,其中的学校类型是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
3、育。学校质量指的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别,也就是优质教育和一般教育之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农村家庭对学校质量的选择,即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因为学生能否成功选择优质教育是影响其接受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者自幼接受的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其当时发展水平,还会反过来影响其后期能否有更大的教育选择空间。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因素除国家、社会层面原因外,农村家庭资本也在其中。家庭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于文化、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程度也是最深的。因此,本文将从经济资本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影响机制着手进行分析。2经济资本的劣势导致农村家
4、庭在优质教育选择中处于不利处境教育选择包含不同形式的教育选择,表现为对优质学校教育的选择和对校外优质教育的选择。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农村家庭由于经济资本处于劣势地位在两种教育选择中都处于不利境况。21农村家庭的弱势经济资本使其在校内教育选择中错失“优质教育资源”笔者以重庆某市郊重点完中的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2%。由统计结果来看,98人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比例为3:68。对“在上学期间,您有没有缴纳过赞助费进行择校”一项进行结果统计。就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机会而言,城市学生是农村学生的226倍(68:30),说明农村学生整体上处于劣
5、势地位;以缴纳赞助费的学生占相应户籍总人数的比重而言,农村学生是城市学生的近21倍(40%:191%),说明在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大部分农村学生是选择缴纳赞助费的形式。最终可说明两点:其一,从6830的数据可知,相对劣势的农村义务教育导致农村学生难以进行重点高中教育选择;其二,从40%191%的数据可知,没有达到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的农村学生,其家庭很少能承担起高额择校费为其进行重点高中教育选择。对于一所处在市郊且更靠近农村的高中来说,农村生源不应低于城市生源,但为何出现城市学生是农村学生2倍之多的现象呢?这与优质教育资源累积效应极大相关。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效应是指,一个学生前一阶段接受的
6、优质教育会对他下一阶段接受优质教育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累积效应可以分别从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首先,就城市学生来说,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教育中存在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无论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还是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基础教育向来是城市远优于农村。因此,在整个教育阶段便出现城乡教育水平巨大悬差,这样从整体上城市学生的优质教育累积效应便产生了,于是会出现上面所展示的城市学生是农村学生2倍的现象。其次,就农村学生的情况来分析,也可以证明这种累积效应。不仅是对高中教育的选择,就是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农村学生也处于劣势。“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家庭教育 选择 制约 因素 分析 456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