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临床分析(共3460字).doc
《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临床分析(共346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临床分析(共346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临床分析(共3460字)中医内科治疗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1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例,按照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成中医组(84例)和西医组(84例),西医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进行对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方式相比,采取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且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少,因此可在临床上
2、大力推广。【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效果慢性支气管炎这一疾病的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很难根治,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称为阻塞性肺疾病,甚至发展为肺心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主要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的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本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1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例,按照患者的病情不同分成中医组(84例),西医组(84例),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均意识清醒,自愿配合研究。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可进行对比,(P>0.05)。1.2方法西医组患者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糖皮质激素、和支气
3、管舒张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吸氧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月。中医组根据患者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并采取不同的药物搭配,开具不同的药方,每周复查,复查时根据病情的进展适当增减。肺肾两虚型慢性气管炎:这种类型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盗汗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干咳痰少等。药方为麦冬15g、太子参30g、五味子6g、获菩6g、陈皮6g、半夏6g、批把叶10g、熟地黄12g、甘草6g1。1剂/d,用温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续7d后进行复查,并酌情调整药方,整体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肾虚型慢性气管炎:这种类型的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痰多、尿频、腰酸等。药方为白术15g、附
4、子15g、甘草10g、熟地15g、党参25g、1陈皮10g、淮山药25g、肉桂10g、获荃20g、半夏15g、泽泻15g、茱英10g2。1剂/d,用温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续7d后进行复查,并酌情调整药方,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肺虚型慢性气管炎:这种类型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痰多、痰液有粘性等。药方:白前6g、半夏15g、紫莞6g、获菩12g、灸甘草6g、苏子12g、12g杏仁、厚朴15g、百部12g、桔梗12g、灸麻黄12g3-4。1剂/d,用温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续7d后进行复查,并酌情调整药方,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脾虚型慢性气管炎:这种类型的患者脉象平缓,主要临床表现为夜晚咳嗽加重、痰
5、多且粘稠等。药方为五味子9g、党参12g、山药20g、白术9g、黄蔑20g、获菩9g、甘草3g、防风6g。1剂/d,用温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续7d后进行复查,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并酌情调整药方,治疗时间为一个月。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分别经过了一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肺部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与治疗前相比病情加重。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年龄、性别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科 治疗 支气管炎 临床 分析 346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