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医学专业学生自我教育分析(共307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医学专业学生自我教育分析(共3071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数民族医学专业学生自我教育分析(共3071字)少数民族医学专业学生自我教育分析 1调查方法被试者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统一主试、指导语,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作答,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19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8.32%。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各年级少数民族医学生自我教育情况不同年级医学生自我教育总问卷、自我调控因子、自我
2、认知因子、自我实现因子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SD检验,自我调控因子三年级评分显著高于一、二、四年级(P<0.05),五年级的评分显著高于二年级(P<0.05);自我认知因子评分三年级显著高于二、四年级的评分(P<0.05),五年级高于二、四年级的评分(P<0.05);自我实现因子评分五年级显著高于一、二、四年级(P<0.05),三年级的评分显著高于四年级(P<0.05);自我教育总问卷评分三年级显著高于一、二、四年级(P<0.05),五年级评分显著高于二年级(P<0.05)。提示三年级、五年级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情况优于其他年级。2.2
3、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医学生自我教育情况差异女性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自我调控因子、自我认知因子、自我实现因子以及自我教育问卷总评分显著高于男性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该项目上的评分(P<0.05)。2.3不同民族医学生自我教育情况差异方差分析显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满族医学生自我教育总表及各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汉区少数民族医学生与普通医学生自我教育情况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将本次受试的少数民族医学生与来自同一医学院校既往调查的409名医学生3自我教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自我教育问卷及其4个因子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普
4、通医学生(P<0.05)。3讨论以往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大学生有明显的心理成熟过程4。大学一、二年级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区的高校,需要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5。在此阶段,学生需要接触相对陌生的生活环境、适应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同时还会接触复杂的医学基础知识,此期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在此阶段,学生对自我教育的认知和定位还很不明确,自我教育能力尚未健全。进入大学三年级,随着医学专业课的开设,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社会阅历的进一步增加,大部分学生倾向于主动获取更多医学知识,以增长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此期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意识处于较高水平,能够有目的地学习和
5、完善自我。因此,三年级医学生的自我教育评分较高。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行动中会遇到主观因素造成的困难,自我教育也经常受个人自我教育的自控性的影响,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生源是定向培养的,在本科毕业后需要回到生源地工作,这些学生的毕业去向较为明确,由于学生本身对大学的学习已形成较好的学习策略,加之四年级阶段的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此期这些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业和发展教育约束产生松懈。而另一部分非定向的少数民族生源在四年级会面对重要的人生发展抉择,主要是本科毕业后就业或是攻读研究生,此阶段较为彷徨,存在对自己未来前途的不确定思想,学生容易产生思想波动,影响自我教育的顺利稳定完成。五年级医学
6、生的发展抉择已经明朗,此期学生或是准备考研,或是加紧练习临床技能为工作做准备,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能够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端正,自我约束力很高。因此,问卷中五年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实现、自我调控因子的评分较高。本研究发现,女生的自我调控因子、自我认知因子、自我完善因子以及自我教育问卷总评分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男女生在行为认知、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女生心思较敏感、细腻,善于自我约束,以形象思维居多;而男生倾向于逻辑思维,不拘泥于小节,行动容易受情绪化支配。另一方面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关6。男性的自我优越感要高于女性,男性往往是勇敢的、外
7、向的,而女性则是谨慎的、内敛的。这些性别与性格关系的个体自身因素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因素造就了女性在应对生活和学业中的问题时能够对自我有较好的认知,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不断完善自我;而男生在遇到文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时,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自我教育约束力略有欠缺。对医学生自我教育应以个体社会化为基础7。实施自我教育活动的大学生是完成了基本社会化的个体,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对教育内容具有自主的甄别与选择能力。此阶段的教育应更注重群体化与个性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需要进行教育引导。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到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从已熟悉的本民族生活环境
8、到非本民族生活环境,这种看似地理位置的转变也会给学生带来生活、心理上的变更体验。本研究发现受试对象虽是来自于不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但在自我教育水平方面,各个少数民族间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各个民族的学生均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应对文化差异和学习任务等方面的挑战程度相似有关。做好汉区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培养,并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也是为维护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贡献。本研究将汉区少数民族医学生与普通医学生自我教育情况比较发现,少数民族医学生在自我教育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医学生。这与吐送尼沙?艾力8的研究结果一致
9、,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在学业上非常刻苦,表现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民族地区走进大学校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是该民族的精英群体,他们担负着对本民族文化变迁的引领和传承以及学有所成之后贡献本民族社会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9。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由于来自较为偏远地区,学习基础薄弱,教育的不全面和深度不够导致其在学习方面较为吃力,但和其他医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较高,能够较好地自主约束自我的学习行为。医学专业具有学制长、课程门类多、实践性强、英语能力要求高、学业负担重等特点10。少数民族地区的医学生除了要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还需要适应医学专业特有的这些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学业适应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本研究发现,相比于汉区生源的医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自控性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激励并保持少数民族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积极性,发挥少数民族学生自我教育的优势,树立学习自信,实现学业发展目标。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