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探析(共2430字).doc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探析(共243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探析(共2430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探析(共2430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探析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时期。提高音乐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关键词】小学音乐;重要性;培养乐感音乐是个古老的传统学科,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创办的私学中,对西周文化典籍进行了整理,经过多次修订,最后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材。不仅我们中国,西欧进入封建
2、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的内容为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西方的教育中,同时都出现音乐,可见音乐的重要性。音乐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教育者重视的学科,音乐教育的基础就是培养学生的乐感。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人类表达喜怒哀惧的情感,除了文字,恐怕就是音乐了。古代西方哲学家认为,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的教育,学生不可能有健全的智力发展。可见,音乐对开发智力的重要性。我们从未出生就开始接触音乐,胎儿还在母体中的时候,就开始听胎教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上幼儿园后,音乐课在幼儿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上小学以后,
3、学校的教育科目开始增多,增加了考试,学生和家长普遍把精力放在需要考试的科目中,忽略了音乐课。认为音乐课就是让孩子放松的,没什么大用处,可上可不上。其实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作者描述的世间万物;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同的音符给学生不同的感觉;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不同的旋律里,感受喜怒哀惧。音乐对开发学生的抽象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培养学生的乐感(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理论是基础,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先学习理论知识对乐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对小学生而言,乐理基本上是空白的。教师应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1、2、3、4、5,“dou”“rua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音乐 课堂教学 培养 学生 乐感 探析 24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