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总结了该教学团队在教学与探讨、合作与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建设阅历与不足,同时在教学与探讨、合作与沟通、教学形式和方法及团队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思索,希望为高职院校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起到借鑒作用。 【关键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教学团队 团队建设 思索 【中图分类号】TS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02-0241-02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化经验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占据高等教化的半壁江山,
2、为我国高等教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化的发展,高校人才培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人才培育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会干脆影响到学生的培育和成长。 教化部在2022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肩负着培育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高技能人才使命的高职院校,也将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教学团队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老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
3、老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化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1。本文主要结合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教学团队建设的状况,在教学与探讨、合作与沟通、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究,旨在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实现良性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一、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 团队建设的基本状况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创建于2022年,是一个将茶学基础理论与农业生产技术紧密联系起来的专业。 目前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以专业带头人、高水平“双师型”专业老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从行业中聘请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为补充,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能工巧匠型教
4、学团队。 1.现有专职老师队伍状况 专职老师有25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讲师11人,助教4人,分别占全体成员的23%、15%、38%、23%;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4人,本科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学人员占69%。同时,在团队师资队伍的构成中注意老中青老师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与骨干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老师培育,形成一批由50岁以上4人,占16%;40-50岁7人,占28%;30-40岁4人,占16%;30岁以下10人,占40%;具有丰富教学阅历的老师占37%,充溢活力的青年老师的比例最大占63%,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现有兼职老师队伍状况 学校坚持“走
5、出去、引进来”的原则。一方面,激励专业老师到企业参加生产,以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聘请有丰富阅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兼职老师,来担当学校单项实践技能的指导工作,兼职老师8人,均是企事业技术骨干,且有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与教材建设状况 1.课程建设 建立以真实任务为载体,产训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实力为依据、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以生产型实训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2.教材建设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常常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团队成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课堂管理实力。确定有行业、企业工作阅历
6、及丰富职教阅历的专业骨干老师为精品课程负责人,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老师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目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主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不断将前沿学问和职业实力培育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体系,优化教材结构,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试验实训指导书,突出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实力不断提高,从而增加学生的工作竞争力。 教学与探讨成果状况 本专业主动组织老师开展教研活动,激励老师主动参加科研项目、科技开发,参与学术沟通会。近几年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老师主动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及论文撰写,目前,团队成员先后担当云南省教
7、化厅科学探讨基金、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云南省对外国际沟通特色项目、云南省高职教化探讨会高职教化科研课题、中心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实力等项目,并参加了云南省精品课程的申报。同时,团队成员近年来主动进行开展科学探讨,在作物杂志、长江蔬菜、核农学报、北方园艺、生物工程学报、云南植物探讨等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撰写学术著作3部,获各级嘉奖若干项。 二、存在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脱节 教学团队是由担当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的老师组成,老师如何处理教学、科研的关系,是影响教学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与科研脱节,有的学校一味强调高学历,过度追求硕士、博士在老
8、师中所占比重,还有的学校比较注意老师科研成果的取得,但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影响教学团队社会服务实力的提升。 互动与沟通欠缺 教学团队中每位老师的特性迥异,专业探讨领域、教学风格、特征与技能也不尽相同。假如团队成员间能够保证主动的沟通与互动,汲取彼此的优点与先进阅历,取长补短,必能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和提高。正如帕克帕尔默说的那样:“假如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2这句话一语道破地指出了同伴对老师自身成长和发展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老师的
9、特点,除了坐班的教室外,专职老师是有课来学校,下课不见人影的比比皆是,这样就缺少沟通的机会,假如团队的管理者不能有效地将团队成员组织起来,再加之团队成员之间团队意识不强,将会导致团队松散、纪律不强,教学中很难产生重大的标记性成果。 教学形式单一、刻板 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大多数基础理论课还是采纳课堂上老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指出耳朵听这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会出现“学生上课打瞌睡,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现象。 三、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思路 注意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项主要活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科研作底蕴,教学就不会有活力,教学质量也不会高。一个优秀的高校老
10、师,除了须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还须要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水平才更有长久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在科研中的一些得失讲给学生,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他们的创新实力。 加强合作与沟通的实现 为了保证教学团队高效运转,团队的定期沟通显的更为重要,组织青年老师多听教学阅历丰富老师的课,然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沟通,取长补短,实现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教学相长,通过总结归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团队以教学探讨项目为平台,常常开展协作探讨,定会不断提高团队成员的教学探讨实力和水平。 敏捷教
11、学形式和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以茶树栽培技术课程为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理论教学主要采纳探讨法、创设情境法、师生沟通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主要采纳“师带徒”法、分组协作法、结果导向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田间调查法、自主学习法等。 2.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了“虚拟+实境”式的“全程演练”。让学生在“虚拟茶园”进行生产演练。学生通过讲解回放直观自己的表现,老师即时性地修正学生不足,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好。学生实训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借助多媒体、网络、微格栽培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茶园,课程构建一个听觉
12、与视觉联动,图文与音像交互,生活与学习共融,老师与学生共创的学习环境。 3.整合与改组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与现代技术挂靠,真正实现双证融通的高职教学,不断对授课内容进行再加工。依据职业岗位的学问、实力和素养要求,反向设计教学环节,开发模块式课程体系的人才培育模式。 如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支配,依据我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培育目标的定位和课程目标,实行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以茶树栽培生产过程为载体,将茶园管理不同环节整合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同时将工作任务分解成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对应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支配实训过程。课堂搬进实训基地,直观教学
13、。构建茶树栽培的教学体系,创建“工学结合”的仿真性,实现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完善团队运行机制 1.完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赖于教务、人事、财务等学校行政部门的协同协作,而且有赖于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学校要依据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學校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安排制度、老师职称评聘制度、科研考核制度、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育方案开发修订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就业工作促进制度、青年老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兼职老师管理制度等,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组建与发展的宏观政策制度体系。 2.建立教学团队运
14、行制度 学校、学院成立了教学团队建设领导小组与专家组,特地负责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考核,并定期组织学校督导组专家、教学团队成员召开教学研讨会,对于不合格的团队和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团队,提出限时整改看法。同时,依托学校人事安排制度改革,实行岗位津贴安排重实绩、重贡献,向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团队成员方面倾斜,依据岗位绩效拉开安排差距,不断提高团队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老师的收入3-4。 3.制定团队成员培育安排 开展老师培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重要途径。根据专业建设要求,为每位青年配备指导老师,要求团队中的青年老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要求每个青年老师 12 年过教学关,23 年过科研关;同
15、时加强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及骨干老师的培育,优先选派去国外或省外进行沟通、学习。 4.保证团队按时开展活动 要求教学团队每2周进行一次教学探讨活动,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听课活动,团队成员届时可进行教学技能和学科领域的探讨,促进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每学期开展8次科学沙龙,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轮番进行相关科学领域前沿的讲座,讲座后进行探讨,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学术沟通,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巩海霞,唐飞,涂俊梅.高职学院“教学团队”内涵及其目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22,28:238-239. 2帕克帕尔默.教学志气闲逛老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2022:23. 3黄玉飞.高校教学团队的考核与管理探讨J.中国高校教学,2022,:73-74. 4梅水燕,李利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理工高教探讨,2022,:73-73.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