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共3243字).doc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共324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共3243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和教育意义(共3243字)摘要: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发展将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是国之根本,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第一环,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奠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的的教育传统与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包括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标志性著作等进行了简述,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教育意义进行了研究讨论。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组成要素;教育意义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组成要素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起源西方的学前教育心理学起源于教育心理学开始作为教育学科的独立分支时,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1963年大教学论的出版;19世纪初赫尔巴特提出了关于使用心理学研究教育问题的观点,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随后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的标志;此时的教育学保留了一部分哲学色彩。直到1879年,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是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的标志,早期的心理学著作包括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向教师谈心理学。1903年,教育心理学出版,是西方正式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的标志,教育学中的独立分支-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起源于殷周时期,先秦时周易.蒙中已认识到了幼儿对教育的渴求心理,这是已知文献中最早的重视教育的观点。礼记.内则中提出了根据儿童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施行教育的
3、观点,并规定了10岁作为儿童的入学年龄,为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方式奠定了因龄施教、注重道德培养的基础。直到宋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还是一直沿用的先秦的模式,此时出现了佛家、道家思想,很多教育家开始将佛家、道家思想兼收进先秦遵循的儒家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取得了新的发展。2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标志性著作世界图解-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爱弥儿-18世纪教育家卢梭;一个婴儿的传略-达尔文;儿童心理-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研究运动”-20世纪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霍尔;教育心理学-1980年邵瑞珍;教育心理纲要-1989年韩进之;教育心理学教程-1992年白先同。二、学前教育心理
4、学的发展过程1发展期(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第一,行为主义与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上世纪20世纪初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认为两种刺激暂时性的建立联系后,将会获得自主性反应。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指出外部环境刺激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认知主义与学前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提出学习是将新材料或经验与旧材料或经验组合在一起而成的知识结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这个知识结构的表现形式包括同化、顺应、图示及平衡。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在于主动地去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的形成反应。认知主义认为,儿童学习不能够被动的接受,重点在于积极地在旧知识基础上形成新知识。第三,人本主义与学前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 心理学 组成 要素 教育 意义 3243
限制150内